觀賞魚
觀賞魚疾病有很多種,下面是小編總結的一些治療觀賞魚疾病的一些治療原則。觀賞魚病治療的總體原則 「隨時檢測、及早發現、科學診斷、正確用藥、積極治療、標本兼治」是觀賞魚病治療的總體原則。
一、對症下藥
在防治觀賞魚病時,首先要認真進行檢疫,對病魚作出正確診斷,針對觀賞魚所患的疾病,確定使用藥物及施藥方法、劑量,才能發揮藥物的作用,收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否則,不但達不到防治效果,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更嚴重的是可能耽誤了病情,致使疾病加劇,造成巨大損失。在觀賞魚養殖中,往往幾種魚病並發,尤其是部分寄生蟲感染後,會繼發性傳染某些病毒性或細菌性疾病。
在這種情況下,應採取「先急後緩、先主後次」的方針,即先確定危害嚴重的疾病,首先施用藥物,當這種疾病好轉後,再著手治療次要疾病。如果治療沒有主次、先後之分,同時施用幾種藥物,有可能毒害觀賞魚類而造成死亡,尤其是個體較小、對水質比較敏感的熱帶魚所受危害更大。另外,幾種藥物同時使用,相互之間可能發生理化作用,對治療疾病失去效果。
二、了解藥物性能
用於治療觀賞魚病的藥物很多,有外用消毒藥、內服驅蟲藥、氧化性藥物,還有部分農藥及染料類的藥物。各種藥物的理化性質不同,對魚病的治療效果及施用方法也各不相同,必須瞭解和掌握這些藥物的基本情況。
在治療觀賞魚病中,即使能對症下藥,用法也比較正確,但是如果忽視藥物的特性,也可能起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例如漂白粉放置時間過長或保存不當,其有效氯的含量會降低,甚至失效,因此要進行必要的測定後方能使用,否則,其治療效果可能會讓你失望;高錳酸鉀是強氧化性藥物,在強光的照射下3分鐘左右即失效,因此需避光保存,使用時要現配現用;硫酸亞鐵若變成土**或紅褐色則會失去效果;敵百蟲和石灰同時使用時,就會產生部分敵敵畏,這是一種劇毒物質,對觀賞魚類有極強的毒害作用。
三、準確計算藥量
防治觀賞魚病,必須根據診斷結果,正確地測量養殖水體的面積和水深,計算出水體體積,準確地估算觀賞魚的重量,從而計算出用藥量,這樣才能既安全又有效地發揮藥物的作用;其次,養殖環境的變化,如水質的好壞等因素,對藥物的作用和施藥量也有一定的影響。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減少或增加用藥量。
另外,在遍灑藥物時,最好在餵食後下藥,同時要將藥物完全溶解後施用,以免因飢餓而吞食溶解不完全的藥物顆粒,造成觀賞魚類誤食後中毒死亡。
四、觀察療效、總結經驗
在施用藥物後,要認真觀察、記錄,注意觀賞魚類的活動情況及病魚死亡情況。在施藥的24小時內,要隨時注意觀賞魚類的動態,若發現不正常情況,及時採取適當措施,嚴重時,應立即換水搶救;如果一切正常,則需觀察並記錄患病觀賞魚類的死亡情況,以利分析和總結防治魚病的經驗,不斷提高防治技術;如果在用藥後7天內魚停止死亡,則表明藥物療效顯著;如果死亡數比用藥前減少,表明有療效;如果死亡數不減或增加,表明無效。
另一方面,口服藥物飼料僅能治療或預防病情較輕的觀賞魚,對已喪失食慾的觀賞魚則沒有效果;全池潑灑藥物治療時,病情嚴重的觀賞魚,可能在用藥後1~2天內死亡數量明顯增加,這屬正常現象,是藥物刺激的必然結果。
因此,不能僅在用藥1~2天後見到觀賞魚還在死亡,就判斷藥物無效而改換其它藥物,也不能一天施一種藥,天天換藥,或者急於求成,亂加1~5倍藥量,致使觀賞魚病情更加嚴重,損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