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小瓜蟲病是觀賞魚養殖中的常見多發病,如處理不及時,措施不得當就極易導致觀賞魚大量死亡。本文通過對幾個觀賞魚小瓜蟲病的病例,結合病原體小瓜蟲的生物學特性及該病的流行情況和發病症狀,在參考相關資料並結合自己相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該病的預防和治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圖1 白點病導致大批死亡
1、病原體
小瓜蟲(Ichthyophthirius spp.)屬膜口目,凹口科(Ophryoglenidae),寄生於海水觀賞魚身上的鹹水小瓜蟲,又叫刺激隱核蟲,成蟲卵圓或球形,肉眼可見,蟲體柔軟,可任意變形,全身密佈短而均勻的纖毛。寄生於魚體進行分裂生殖,多數為不等分,成蟲離開寄主後在水中游動一段時間,停下來在原點轉動,分泌一層無色透明的膜,形成胞囊,沉到水底和其他固體物上,進行9~10次分裂,一般形成300~500個幼蟲。在水溫15攝氏度以上,幼蟲破囊時間一般為20h左右。
圖2 錦鯉魚白點病非常嚴重
2、流行情況
鹹水小瓜蟲寄生在觀賞魚的腮、皮膚、鰭、眼角膜等處,對魚的種類及年齡均無嚴格選擇性,尤其以不流動的小水體,高密度養殖的幼魚及觀賞魚性魚類為嚴重,常引起大批死亡。此病在國外也很流行。小瓜蟲的繁殖溫度為15~25攝氏度,常流行於春秋季,當水質惡劣,養殖密度高,魚體抵抗力低,溫度有突降時極易爆發。小瓜蟲借助胞囊及幼蟲傳播,剛孵化出來的幼蟲侵襲力較強,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孵化後24h內侵襲力較高,26h後就降低,據資料記載,水溫26~30攝氏度,孵化後28h的幼蟲還沒有感染成功的病例。
3、發病症狀
有小瓜蟲寄生處形成1mm以下的小白點,病情嚴重時,軀幹、頭、鰭、鰓、口腔處都不滿小白點,並同時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爛,脫落甚至蛀鰭、瞎眼,病魚體色發黑、消瘦,游動異常,不時與珊瑚、岩石、箱壁摩擦,最後病魚呼吸困難而死。若不加以治療,從發病到死亡,時間在一周內,與魚體質、水質等因素有關。
圖3 白點病典型症狀
4、診斷
體表形成小白點的疾病,除小瓜蟲病外,還有粘孢子蟲病、打粉病等,故不能僅憑肉眼看到魚體表有很多小白點就診斷為小瓜蟲病,最好是用顯微鏡進行檢查。也可將有小白點的鰭剪下,放在盛有海水的白瓷盆中,在光線較好的地方用針頭將白點的膜輕輕佻破,連續多挑幾個,如看到有小蟲出來在水中游動,即可做出判斷。
圖4 顯微鏡下的小瓜蟲
5、治療方法
病情較重,感染數量較多時,全池遍灑硫酸銅使水箱成15mg/L。病情較輕且為初次感染時,將水體溫度調高至30攝氏度,並保持數天直到症狀消失。
另外有研究表明,硝酸亞汞、孔雀石綠、福爾馬林對小瓜蟲病的防治也有很好的效果,而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質量濃度小於10mg/L時,不僅不能殺死小瓜蟲,反而刺激小瓜蟲胞囊的形成,加速繁殖。只有當其質量濃度達到12mg/L時,才能有效地殺滅小瓜蟲。
圖5 治療後病魚症狀有明顯減輕
6、結果和討論
6.1 升溫法有其局限性,既在魚初次感染小瓜蟲時效果很好,但如果是再次感染,則效果不明顯。在魚捉到後暫養期間,白點病時有發生,因此升溫法使用較多,故一般在魚感染白點病初期,體上白點較少時可用此法。
6.2 0.15ppm的硫酸銅濃度足以將寄生小瓜蟲殺死。以刺豚為例,下藥第一天無明顯變化,第二天,體表皮膚黏液增加,並呈白膜狀,開始連帶體表寄生小瓜蟲一起脫落;第三天,白膜繼續脫落,脫落處皮膚光潔,色澤度號;第四天,白膜脫落基本結束,魚體恢復健康。也可將病魚抓至後備治療,但是要注意鹽度變化,水溫應和原缸一致。對於碟類魚,一般採用原缸治療,因為其容易受驚而導致後期飼養難度增加。治療後應添加水質穩定劑,中和原缸水體中的銅離子,並重建硝化細菌系統。
6.3 白點病的預防 放魚前對水族箱進行徹底消毒,開採用漂白粉或漂白精消毒;保持良好的水質狀況,精心飼養,增強魚的體質,水溫調至最適狀態(一般為26攝氏度)不要上下變化,特別是大幅度變化(超過3攝氏度);選擇健康狀態好的魚,隔離暫養幾天,觀察有無疾病,可放入每加侖含有25mg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約2min;若發現有病魚,馬上治療,防止疾病的進一步擴散傳播;若有硅藻土過濾器,可利用其機械作用,將寄生蟲從水族箱中去除,治療期間,硅藻土必須每天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