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活動規律(共2張圖片)
  • 8月前发布

蛇的活動規律
蛇的活動規律與其捕食的獵物的活動規律有很大的關係

儘管平時我們接觸蛇的機會並不是很多,但是當我們去一些有山有水的地方遊玩時,接觸到蛇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大多數人對於蛇都是心存畏懼,所以為了避免接觸到它們,瞭解其活動規律是必不可少的。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以為蛇的體溫與周圍氣溫相近。但是,更正確地說,蛇的體溫與它所棲息的介質(如土壤、岩石、樹幹等)的溫度有直接的關係。各種蛇對於環境中溫度的變化,有一定的適應範圍。一般說來,蛇活動的最適溫度範圍是18-30°C。氣溫低於10°C時,蛇的活動頻率就會明顯減少;如果將蛇置於40 °C以上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往往就會死亡。

我國絕大部分地區,一年四季寒暑變化明顯,蛇的活動也表現出季節的差異。一般從夏初到冬初為活動時期,蛇在這一期間攝食和進行繁殖。冬季氣溫低,蛇一般多在高、燥地方的洞穴、樹洞或岩石隙縫中,進入「冬眠」。冬眠是蛇對於低溫條件的一種適應。是蛇類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遺傳特性。不同蛇種,對於溫度的適應範圍不同,所以雖在同一地區,不同種類的蛇冬眠時間並不完全一致。

在蛇冬眠的洞穴內,還經常發現有蛙、鼠等其他動物,關於它們的同穴現象,還沒有比較滿意的解釋。有些蛇並不冬眠;有些蛇雖已進入冬暇,又可因連續晴天,氣溫升高,而於中午出洞曬太陽。蛇全年活動的一般規律是:春末或夏初,於冬眠出蟄後,多在這段時間尋偶交配,並不攝食,去年越冬以前體內儲存的脂肪,大約有一半消耗於這一時期。攝食最頻繁是在每年的7、8、9三個月,這段時間蛇最活躍。冬眠前1個月左右,蛇攝食頻率減少或停止,此後即逐漸集中於冬眠場所,準備進入冬眠。所以,冬季一般沒有蛇傷發生,而每年的7、8、9月則是蛇傷最嚴重的季節。冬眠前後,蛇傷多發生於蛇冬眠場所的附近;夏秋兩季,蛇傷多發生於蛇攝食活動的地方。

蛇的活動規律
蛇的活動與溫度和濕度也有很大的聯繫  

蛇每天的活動也有著一定的規律。一般來說,可以分為3種類型:

1.晝出活動——主要在白天外出活動覓食,如眼鏡蛇、眼鏡王蛇等;2.夜出活動——主要在晚上外出活動覓食(毒蛇多數是夜出活動);3.晨昏活動——多於早晨和薄暮時外出活動覓食,如蝮蛇。晝出活動的眼鏡蛇,夏季天熱時也常於傍晚出來活動;夜出活動的蛇,冬眠出蟄後氣溫尚低或將入冬眠前天已轉冷時,常在白天曝曬太陽。晝夜活動的改變顯然與氣溫有關。陰暗天氣或冬季光照較弱時,夜出活動的極北蝰也於白天外出活動;晝出活動的蛇,在夏季中午烈日照射之下也隱蔽而較不活動。常吃鼠類的蛇,多於晚上出來活動;常吃昆蟲、魚、鳥、蜥蜴的蛇,多於白天出來活動。因此,蛇的晝夜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其捕食對象的活動時間。

晝夜活動還與季節變化也有明顯的相應關係,濕度對蛇的活動同樣有明顯的影響。比如天氣悶熱將雨,或久雨之後驟晴,濕度較大的時候,蛇比較喜歡外出。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