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鱉飼養】飼料專利配方分享(1圖)
  • 1年前发布

【龜鱉飼養】飼料專利配方分享
巴西龜

      簡介:

  本專利發明公開了一種【龜鱉飼養】飼料配方及其製作方法,涉及水產和家禽飼料的配製技術,尤其適用龜飼料的配製。本發明飼料以動、植物為主要原料,再添加無機鹽、維生素、藥品等,按一定配方,經衛生處理及烘烤,製成固體顆粒狀。由於本飼料配方科學、飼養全面,又適合簡介口味,滿足了簡介健康生長的需要,而且避免了水質污染和防止綠毛龜感染各種疾病。由於本飼料產出投入比高,是目前綠毛龜較為理想的飼料。

  申 請 (專利) 號:  99116586.1 申   請   日:   1999.08.04

  名           稱:   一種綠毛龜飼料配方及其製作方法

  公 開 (公告) 號:  CN1283403  公開(公告)日:   2001.02.14

  主  分  類  號:   A23K1/18 分案原申請號:  

  分    類    號:   A23K1/18

  申請(專利權)人:   張忠華

  地          址:  430051湖北省武漢市漢陽郭茨口知音東村玫瑰園路36號干休所

  發 明 (設計)人:  張忠華

  專利 代理 機構:   中國科學院武漢專利事務所  代   理   人:  黃瑞棠

  全文如下:

  在養龜的生產過程中,有的用單一的動物性或植物性飼料進行飼喂,這樣做是不科學的,時間長了龜會陸續出現問題。實踐證明,龜類與其它畜禽一樣,喂配合飼料才符合其機體正常生理生化和生長發育及繁殖的需要。目前大多數養龜者仍以甲魚(鱉)飼料代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近浙江省海寧市龍頭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研製出了兩個最佳飼料配方,現介紹如下:

  配方一:魚粉38%,豆餅12%,花生餅10%,菜籽餅5%,玉米面10%,麵粉20%,骨粉3%,賴氨酸1%,多種維生素1%。此配方飼料粗蛋白質含量為42%。

  配方二:魚粉20%,豆粉15%,蠶蛹粉10%,花生餅15%,玉米面15%,麵粉20%,骨粉3%,賴氨酸1%,多種維生素1%。此配方飼料粗蛋白質含量為35%。

  權利要求書 1、一種綠毛龜飼料配方,以動、植物為主要原料,再添加食鹽、維生素、藥品等,其特徵是當玉米粉100kg時,則配有:小麥粉80-85kg,魚粉 60-65kg,骨粉40-45kg,鮮肉25-30kg,油脂20-25kg,蔬菜20-25kg,食鹽4-5 kg,土黴素 1-1.1kg,酵母片2-2.5kg,磷酸氫鈣1-1.1kg,維生素B120-25g,維生素B1230 -35g。

  近年來甲魚養殖業發展迅速,隨著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甲魚價格也不斷下跌,與去年相比,今年甲魚價格下降超過三成,養殖戶千方百計從生產各個環節作文章,以求降低養殖成本。種苗價格再降空間已不大,而飼料方面則大有潛力可挖,自配飼料,降低飼料成本將是甲魚養殖新出路。

  1、設備要求甲魚飼料是粉料,一般中成甲魚飼料的細度達到60目即可滿足要求,因此,甲魚料的生產設備採用一般的錘片式帶旋風收塵器的粉碎機即可。一般來講養殖規模在 2到3萬隻的,配置粉碎機功率為7.5kw,價格在2-3千元之間;養殖規模在10萬隻左右配置的粉碎機功率為15Kw,價格在5-6千元之間;另配 1.5Kw的攪拌機一台」約2000元。

  2、配方與原料在飼料的配方方面,一般要求總蛋白達到44%即可。大部分蛋白質由魚粉提供,魚粉總量中白魚粉應占70%,其它由紅魚粉替代,這樣既不會給甲魚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又可降低成本;少部分蛋白質可由植物蛋白提供,為了廣泛利用飼料資源,植物蛋白亦可由豆渣、麥麩、稻穀等農副產品,以及其它甲魚不喜歡的植物性飼料代替。再加上一定比例的維生素、礦物質等預混料。參考配方:1幼鱉:進口白魚粉43.5%,脫脂紅魚粉18.5%,玉米蛋白粉 5%,多筋麵粉6%,a-澱粉15%,酵母粉5%,烏賊粉3%,添加劑(主要為多維、鱉礦等)4%;2成鱉:進口白魚粉40%,脫脂紅魚粉17%,玉米蛋白粉5%,多筋麵粉9%,a-澱粉15%,酵母粉7%,烏賊粉3%, 添加劑(主要為多維、鱉礦等)4%。一般這樣配方的飼料原料成本約為5700元/噸左右。

  3、原料採購 由於配方上的原料普通,養殖戶可以在飼料市場很方便的一次性購購齊所需原料。

  4、注意問題

  1 由於各種原料可供選擇的品種很多,魚粉、添加劑等重要原料又很難從外觀上判斷其質量水平,這裡建議大家購買原料時一定要找信譽可靠的供應商。

  2 飼料配方宜根據甲魚不同生長階段作必要調整。一般早期應加大蛋白質在飼料中的含量,加快幼鱉的生長速度。秋季應加入一定量的植物油,以利肥育越冬。

  鱉的配合飼料-八種配法:

  野生鱉雖然捕食以動物性為主的天然餌料,但經過人工馴養的鱉,往往投喂配合飼料不僅餌料成本低,而且效果也比天然餌料好。下面介紹幾種適合投喂成鱉(只重200克以上)的配合餌料配方:

  配方一 魚粉60%,馬鈴薯澱粉30%,動物內臟粉3%,血粉2%,脫脂豆餅2%,脫脂奶粉1%,干酵母粉1%,礦物質0.9%,維生素0.1%。

  配方二 動物蛋白源(包括魚粉、血粉、蠶蛹粉等)30%,豆渣30%,麥麩30%,麥芽3%,麵粉3%,植物油0.9%,蚯蚓粉2%,骨粉1%,維生素0.1%。

  配方三 魚粉35%,麩皮30%,大豆粉20%,麵粉7%,谷芽5%,骨粉1%,食鹽1%,植物油1%。

  配方四 魚粉40%,豆餅粉末20%,花生餅粉末11%,菜籽餅粉末5%,礦物質、維生素等添加劑5%,營養性粘合劑19%。

  配方五 魚粉65%,麩皮10%,米糠5%,精麵粉10%,青菜4%,復合維生素2%,酵母2%,土黴素2%。

  以上配方加適量水混合均勻後,可用飼料機或絞肉機壓製成顆粒狀或條狀投喂。

  配方六 雞蛋20%,豬肝10%,魚粉15%,蠶蛹粉10%,豆粉15%,泥鰍10%,麵粉10%,水10%。

  配方七 雞蛋18%,豬肝12%,魚粉10%,蠶蛹粉10%,細麩皮10%,動物血15%,麵粉10%,水蚤5%,水10%。

  配方八 豬肝20%,雞蛋15%,泥鰍15%,魚粉10%,蠶蛹粉10%,豆粉10%,麵粉15%,水5%。

  以上配方可將各種原料粉碎調和均勻,用手捏成花生仁大小的顆粒,即可投喂。

  配合飼料使用方法:

  水產飼料可分為膨化顆粒飼料、硬顆粒飼料及粉狀飼料三大類,三者因生產工藝上的不同而造成物性上的差異,須根據水產養殖品種的生活習性做出具體選擇,同時,還應根據養殖環境的不同而採用合理的使用方法。

  一、膨化浮性顆粒飼料使用方法:

  1、物性:投入水中能浮於水面6小時不下沉。

  2、使用對像:蛙類、七星魚(月鱧)、彩虹鯛、大黃魚、真鯛、鱸魚、金鱒等中上層魚類。

  3、泡水方法:投喂前應先泡水,具體作法是將清潔水加入膨化飼料(以1:2比例),攪拌均勻,浸泡5-10分鐘,飼料輕度軟化即可投喂。

  飼料泡水的幾個優點:A.浸泡清潔水後投喂,避免飼料吸附池中污水,減少疾病發生;B.泡水後投喂,養殖生物易於吸收,攝食量增加,生長較快,縮短養殖週期及飼料係數;C.泡水後,飼料外表輕度軟化,減少養殖生物腸道及胃的破傷,減少腸胃炎的暴發。

  4、加藥方法:如欲添加藥物或其他營養劑,可將其先溶於清潔水中,用膨化料進行吸附即可投喂。如不溶添加劑或藥物,可以再加一些鰻料或蛋清一起攪拌後,即可投喂。   

  5、使用方法: 

  (1)經過泡水膨化飼料可在固定點投喂,這種方法適合於在中大水體中使用,在如大池塘中養殖魚類。

  (2)泡水後膨化飼料投入專門的餌料台中,主要針對一些特定養殖品種,如蛙、甲魚、鰻鱺。

  6、使用膨化飼料的馴化方法:

  (1)牛蛙: 

  蝌蚪後期開始馴化攝食膨化飼料,變態後直接投喂即可(在蝌蚪池中)。如原先使用其他飼料再改變為使用膨化飼料,可先把幼蛙集中一定密度,每天投喂4-6次,少量多餐,馴化3-5天即可全部攝食。 

  (2)鱸魚:

  在魚苗階段,可以直接馴化,固定地方投喂,每天投喂3-5次,少量多餐,3-5天即可全部攝食。 

  如在中途改變為使用膨化飼料,用魚漿吸附膨化料後投喂,連續5-7天魚類即可轉變為攝食膨化飼料。

  二、硬顆粒飼料使用方法:

  1. 物性:投入水中後逐漸沉入水中。

  2. 使用對像:適合在水的中、下層攝食的養殖品種,如草蝦、斑節蝦等。

  3.使用方法:直接投入水中即可(或用一定量清潔水與飼料(1:1)浸泡5分鐘,然後投入水中)。  

  (1)固定區域投喂:適合在中、大水體中使用,如在大塘中飼養對蝦及某些魚類。

  (2)在整個養殖水體投喂:適合在小水體中使用,如在小網箱中飼養一些適合在水的中、下層攝食的魚類(如藍子魚)。 

  4.如何在硬顆粒飼料中添加藥物和添加劑

  先把藥物或添加劑溶於一定比例水中,然後再加一些鰻料或蛋清,再把硬顆粒飼料放入吸附,攪拌均勻,晾乾後即可投喂。

  三、粉狀配合飼料使用方法: 

  1.物性:粉狀,加水攪拌產生很強粘性及彈性。 

  2.使用對像:各種魚苗、蝌蚪、甲魚、鰻鱺等。   

  3.使用方法:

  (1)按一定比例飼料與清潔水(1:1-1.3)摻和,並攪拌延長時間及增加適當水量,可得較好的物性,粘性和彈性好。  

  (2)將調理好的飼料投放於固定餌料台上或製成小顆粒潑灑投喂。 

  4.添加藥物和添加劑:先把添加劑或藥物溶於一定比例的清水中,用飼料進行攪拌呈團狀,即可投喂。

  提高甲魚養殖飼料效率  

  有的甲魚生產單位飼料係數高達2.0-3.0,養成一斤甲魚飼料成本就得8-12元,而有的生產單位,飼料係數僅1.0-1.3,每斤甲魚飼料成本僅5 元左右,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筆者多年來一直從事甲魚飼料的研製、生產、銷售,售後服務及甲魚養殖的技術工作,走訪過國內大大小小兩千餘家甲魚養殖單位,在此談談在甲魚養殖生產中如何提高飼料效率的辦法,供參考。 

  1、飼料粘彈性。飼料粘彈性好壞直接影響飼料的散失程度,特別是採取水下投料方式,飼料粘性就顯得為重要。飼料粘性強,不易散失,浪費就少,飼料效率當然就高,反之則飼料效率低。

  2、飼料二次加工機械的選擇。目前市上有多種類型的飼料加工機械。筆者認為選用杭州產的軟顆粒機或用絞肉機改制的軟顆粒機為好。用這種機械加工飼料,每公斤飼料加水400-500克,加工後飼料直接成軟顆粒,顆粒均勻,表面光潔,水中穩定性好。  

  3、油脂的添加。在飼料中添加適量油脂,不僅增加飼料能量,保證必需脂肪酸需要,而且能使加工成的飼料表面更光潔、穩定性更好,對減少飼料浪費,提高飼料效率大有裨益。一般認為,在甲魚飼料中添加1%魚油,另加2%玉米油為最佳添加組合。  

  4、投料方式的選擇。目前全國各地投料的方法五花八門,各有特色,總的來說,大體可以分為軟顆粒水下投喂,軟顆粒水上投喂,團狀(或餅狀)水上投喂或下水投喂四種方式。筆者認為採取軟顆粒水下投喂的方式最為科學,這種方式投喂,甲魚攝食均勻,攝食時間容易控制,可保證飼料新鮮度,減少飼料浪費,養成的甲魚個體差異較小,飼料係數低。  

  5、投餌量的控制。關於這一點,筆者認為主要要以日均投餌量和攝食時間兩方面結合起來考慮。正常的投餌量應為稚鱉(3-50克/只)0.1-1.2/只,幼鱉(50-200克/只)1.0-2.6克/只,成鱉(200克以上)2.5-6.0克/只,至於攝食時間,若每天投喂2次,應控制在1小時內全部吃完,若每天投喂3次,應控制在40分鐘內吃完,若採取少量多餐的投喂方式,應控制在半小時內吃完為宜。有條件的養殖單位,最好採取少量多餐方式投料,這樣做不僅能盡量減少飼料散失,讓搶食較差的甲魚有更多機會吃到飼料,而且能讓飼料中添加的晶體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利用率得到提高,從而寸步降低餌料係數。  

  6、餌料台的選擇和設置。養殖單位普遍採用的餌料台有石棉瓦、木板、水泥板等材料,有平放、單面斜、雙面斜等多種設置方式。筆者認為,採取石棉瓦水下平放的方式設置餌料台是迄今為止最為理想的方式。採用這種方式,餌料浪費少,甲魚攝食均勻,殘料易於觀察,而且取材廣泛,簡單易行。需要注意的是,石棉瓦放入水下的深度必須控制好,太深餌料易逸出,太淺甲魚上食有困難,適宜的深度為石棉瓦波頂離水面 3.0-4.0厘米。  

  7、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水溫、氣溫的調節,增氧機的開關,水質的日常管理,病死鱉的處理,攝食情況的觀察以及防治疾病措施的實施等,這是每個養殖單位的工作重點。日常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甲魚的健康狀況和飼料的使用效果。  

  8、餌料係數及甲魚生長速度的預期。多年以來,不同飼料生產企業和養殖單位對於餌料係數和甲魚生長速度的預期眾說紛紜,差異極大。誠然,影響這兩者的因系是多方面的,但歸根到底還是有一些標準和規律可循的。較優質的甲魚飼料,在正常生產條件下,稚鱉料餌料係數為0.8-1.0;幼鱉料在溫室條件下使用餌料係數為0.9-1.2,在室外池使用幼鱉料,其餌料係數為1.0-1.5;在室外池使用成鱉料,餌料係數為1.2-1.6。從正常生長速度來看,稚鱉放養後一個月,平均規格可達15-20克,第二個月平均規格可達40-50克,第三個月平均規格可達80-100克,以後平均每隻甲魚每月增重應可達60克以上。放養185-195天,應有20-35%甲魚可達8兩以上的上市規格。基於這兩點,再結合上面談到的投餌量的控制問題,就不難算出比較準確的日投餌量,這對於指導正確生產有重大意義。有些養殖單位總以為飼料吃得越多,甲魚會長得越快,對餌料係數的預計偏高,兼之使用方法不科學,其實是飼料浪費卻以為是甲魚已全部吃完。結果,飼料投得越多,水質變得越快,水就換得越勤,甲魚卻越來越養不好,飼料效率越來越糟,這就是未能正確認識正常的餌料係數,從而不去尋找正確用料方法而導致的後果。

  綠色水產飼料添加劑

  一、綠色水產飼料添加劑具備的特徵      

  1.能促進水產動物生長,有效而經濟地提高水產動物生產性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和水產品品質,養殖效益高。      

  2.能增強水產動物機體免疫功能,防止水產動物的傳染性疾病和調整機體生理機能。        

  3.用後無殘留,不影響水產動物產品質量,不影響人類生存環境與健康。    

  4.理化性質或生物活性性質穩定,能有效地進入胃腸道發揮作用,不影響飼料適口性。      

  5.與其它藥物添加劑合用,不發生或很少發生配伍禁忌,細菌對其不易產生抗藥性。        

  6.安全範圍較大,長期使用對水產動物無毒副作用。      

  二、綠色水產飼料添加劑及其應用      

  1.活菌制劑    

  活菌制劑是動物有益菌經工業化厭氧發酵生產出的菌劑。活菌制劑對水產動物的作用機理可簡單概括如下:活菌制劑中有益微生物進入水產動物機體後,形成優勢菌群,與有害菌爭奪氧附著位點和營養素,競爭性地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從而調節腸道內菌群趨於正常化;微生物代謝產生有機酸,降低腸道內pH值,殺滅耐酸的有害菌;產生溶菌酶、過氧化氫等物質,可殺滅潛在的病原菌;產生各種消化酶,有利於養分分解;合成B族維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長因子等營養物質;直接刺激腸道免疫細胞而增加局部免疫抗體,增強機體抗病力。活菌制劑在水產養殖上使用,表現為以下三方面的特點:第一是功能的多樣性,它具有促生長作用,提高魚、蝦、蟹等水產品的產量,據報道,能提高產量10%~30%;改善水產品質量;具有防病抗病等多種功能。能提高魚種的5%~20%成活率;第二是廣泛的適應性,已有的水產用活菌制劑在四川、遼寧、廣東等地實驗示範,均表現出明顯效果。其主要原因在於它主要受水生生物個體活菌環境的影響,外部環境對其作用的影響相對較小。目前國內外關於蝦類、魚類專用的活菌制劑僅有少量的報道;第三是高度的安全性,水產活菌制劑大都由健康水產動物體內的微生物系統中分離、提純,再作用於水產動物,不會對水產動物產生任何危害,也不會在水中和魚體內有殘留。      

  2.糖萜素      

  糖萜素是由糖類(≥30 %)、配糖體(≥30 %)和有機酸組成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質。糖萜素的有效成分性能穩定,使用安全,與其它飼料添加劑均無配合禁忌。糖萜素在飼料中的添加量為200~500克/ 噸,它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藥物,且無殘留,不污染環境,飼用後,可顯著增強水產動物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促進生長,提高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並有抗應激、抗氧化效果;同時對腸道細菌性疾病有較強的預防作用。據試驗,飼用糖萜素飼料添加劑的水產品,品質得到改善,符合動物源性食品的綠色化生產要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3.低聚糖      

  低聚糖又稱寡糖,是由2~10個糖基通過糖甘鍵連接而成的具有直鏈或支鏈結構的低聚物的總稱。寡糖種類很多,但目前用作飼料添加劑的主要包括:異麥芽糖、異麥芽三糖、異麥芽四糖、潘糖、果寡三糖、果寡四糖、果寡五糖、半乳寡糖、甘露寡糖、大豆寡糖、龍膽寡糖、木糖寡糖等。寡糖可以選擇性地促進水產動物腸道中有益菌增殖。這些有益菌利用寡糖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降低腸道pH值,抑制病原菌在體內消耗養分,減少有毒和致病代謝物的產生,從而維護、增進水產動物健康。某些寡糖可以提高機體對藥物和抗原的免疫應答能力,增進水產動物的免疫能力。與活菌制劑相比,寡糖更穩定,對制粒、膨化、氧化和儲運等惡劣環境條件都具有很高的耐受性,能抵抗胃酸的滅活作用,克服了活菌制劑在腸道定植難的缺陷。加上其無毒、無副作用,因此,儘管目前生產效率低,生產難度大,但其在水產飼料中的發展應用前景仍十分廣闊。      

  4.酶制劑    

  酶制劑是通過特定生產工藝加工而成的包含單一酶或混合酶的工業產品。目前除植酸酶有單一酶產品外,其餘飼用酶制劑大多是包含多種酶的復合制劑。應用較多的有纖維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澱粉酶、蛋白酶、果膠酶、植酸酶等。這些酶中一部分水產動物可以自身分泌,如澱粉酶和某些蛋白酶;而另一部分水產動物本身不能分泌,如纖維素酶、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不能分泌。酶制劑可以破壞植物細胞壁,通過分解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等由非澱粉多糖(NSP)構成的物質,既把這些不可利用的多糖分解成可被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糖類,又可以暴露細胞壁保護的澱粉、蛋白等養分,使其養分更充分。酶制劑還可以降低因可溶NSP造成的粘稠食糜的粘度。酶制劑也能破壞穩定的植酸磷結構,提高飼料中磷和其它養分的利用率。飼用酶制劑應用於水產養殖上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功能:促進飼料消化吸收,促進水產動物攝食和生長;具有改善消化系統功能和一定的消炎作用;防止和減緩水產動物的應激反應;提高飼料效果,減少排泄物中營養物質的含量。      

  5.中草藥飼料添加劑      

  近年來,中草藥由於具有無抗藥性和藥物殘留、副作用小、效果顯著、資源豐富等優點受到人們的關注。中草藥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油脂、樹脂、糖類、植物色素、常量元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還含有大量的有機酸、生物鹼、多糖、揮發油、蠟、鞣質及一些未知的促生長活性物質。另據研究,中草藥還含有多種免疫活性物質。中草藥添加劑在水產養殖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促進水產動物採食(誘食作用),增加採食量;降低餌料係數,提高增重率;防治魚病發生,提高成活率;替代部分礦物鹽添加劑和維生素添加劑。          

  6.酵母細胞壁      

  酵母細胞壁是一種全新的天然綠色添加劑,其產品為蛋黃色粉末狀,是生產啤酒酵母過程中由可溶性物質中提取的一種特殊副產品,主要由β-葡聚糖、甘露寡糖、糖蛋白和幾丁質組成,占細胞壁干重的85%左右。研究表明酵母細胞壁具有激發、增強免疫功能;維護活菌平衡,控制疾病等生理功效。水產動物不僅面對水環境變化的應激,還受多種常見疾病的困擾,常規的疾病防治措施有限,而以低劑量酵母細胞壁添加於水產飼料中,即可增強魚、蝦、鱉、蟹等對各種主要疾病和環境變化的抵抗力,提高存活率。健康魚、蝦飼喂酵母細胞壁可提高幼苗存活率20%~40%,提高生長期存活率10%~20%。因此,使用酵母細胞壁特製飼料,被認為是加強水產動物抵抗疾病、促進生長的有效手段。        

  7.肉鹼        

  肉鹼又名肉毒鹼,最初是由Krimberg 和Gulewitsch於1905年在肌肉提取物中發現的。肉鹼有左旋(L-型)和右旋(R-型)兩種變異體,自然界只存在左旋肉鹼.肉鹼是一種水溶性化合物,對人和動物的作用很大,是生物體所必需的生命活性物質。近年來,國內外就肉鹼對水產動物生長性能的影響進行了一些研究,多數研究結果表明,肉鹼對水產動物有以下四方面的作用:提高水產動物的增重率;降低水產動物體脂,提高肉品質;節約飼料蛋白質,降低餌料係數,提高水產動物的成活率;提高魚類繁殖率。        

  1995年5月29日,國務院頒布了《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使我國飼料安全管理工作步入了依法管理的軌道,農業部結合管理條例的貫徹施行,加大了對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中違禁藥品的查處力度,同時鼓勵、開發綠色飼料添加劑產品,用以替代抗生素等飼料添加劑。這對解決藥物殘留,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加速水產品的出口創匯,具有重要意義。但在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的現狀下,綠色水產飼料添加劑要完全取代水產飼料中的抗生素是不太現實的,抗生素退出水產養殖業歷史舞台需要一個漸進過程。相信隨著水產養殖業和飼料工業的穩步發展,水生動物營養學理論的不斷拓新,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強,將會有更多滿足生產生活需要的綠色水產飼料添加劑問世。

  誘食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近年來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由傳統的自然放養轉向高密度集約化飼養,水產飼料的需求量不斷攀升,大量的集約化飼養幾乎全靠人工飼料,然而,人工飼料與傳統的天然飼料相比,其風味和適口性往往存在很大差異,而且不同的水產動物其喜好各不一樣。在不同水產動物飼料中添加不同誘食成分即誘食劑,用來提高飼料產品的誘食作用是當前水產飼料生產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目前人們將誘食劑定義為具有使魚趨向飼料周圍的化學物質;而具有促進開始攝食、持續和吞入等一系列攝餌行為的化學物質叫做促攝餌物質。對於魚來說具有引誘和促進兩種性質的活性物質較多,所以可統稱為誘食劑。

  1 誘食劑作用的生理機制    

  水產動物攝食過程分三個階段:第一起始階段,即發覺和意識到食物刺激和存在;第二尋找階段,即尋找食物位點,並趨向食物,有時猛咬和吞嚥;第三攝取階段,即攝入食物並判斷食物的適口性、可食性等。水產動物這種攝食行為除受食物的物理刺激,如顆粒大小、形狀、光澤、顏色和硬度等引起感應外,還會受到飼料中溶出物成分的化學刺激而引起感應,這些化學刺激物就是誘食劑。動物對誘食劑的感應是通過動物的視覺和化學感受器(嗅覺和味覺)來實現的:視覺,水產動物其視覺能感受顏色的刺激,可根據光的明暗程度和顏色來區別物體;嗅覺,水產動物嗅覺能接受水體中低濃度化學物質的刺激,有感受氣味的能力,能區別化學物質且極靈敏,其嗅囔內的褶皺能增加其與外界水環境的接觸面積,以提高嗅覺的靈敏度,因此,魚類利用嗅覺尋覓及辨別食物的能力很強;味覺,能感受化學物質的刺激,通過味蕾而有感覺作用,魚類味蕾遍佈體內外,口、唇、頭、尾、觸鬚、鰓、鰭、舌、咽、食道,甚至體表上也有味蕾分佈,味蕾依靠完善的結構辨別食物的甜、苦、鹹或酸及蛆蚓、蠶蛹、牛奶、氨基酸和其他食物提取物的味道。動物在水中接近某種餌料物質刺激時,視覺和化學感受器立即產生效應並相互配合,引起神經電位的變化和傳導,從而引發特定的行為即決定是否接近乃至最後的取捨。  

  研究表明,各種魚類所喜愛的氣味有所不同,肉食性魚類喜食腥味大的動物性餌料;鰻喜歡腐敗肉類的氣味;而淡水魚中的鯉、鯽、鰱等喜食具有芳香氣味的植物性餌料。

  2 誘食劑的種類及誘食效果

  2.1 氨基酸及其混合物

  氨基酸對魚類的嗅覺和味覺都具有極強刺激作用。L-氨基酸是一組有效的可利用以引誘魚、硬殼水生動物、昆蟲和其他水產動物進食的化合物,其中L-組氨酸、 L-精氨酸和L-苯丙氨酸為苦味;L-丙氨酸、L-脯氨酸和L-蘇氨酸為甜味;L-天門冬氨酸和天門冬氨酸胺為酸味;L-谷氨酸鹽具有淡味;L-顆氨酸、 L-氨酸和L-異亮氨酸等支鏈氨基酸具有巧克力味;某些蛋氨酸衍生物具有肉味;其他還包括甘氨酸、色氨酸、賴氨酸、酪氨酸、鳥氨酸和由氨基酸合成的谷光甘肽(GSH)。

  Saglio等(1991)報道,酸性氨基酸對幼鯉攝食行為沒有顯著影響,基礎氨基酸和極性不帶電氨基酸也不是有效的誘食劑,而非極性氨基酸組對魚援食行為有顯著影響,測定了30種氨基酸組合,結果表明,丙氨酸、纈氨酸和甘氨酸是對魚類吸引和探索行為都有顯著的影響最小組合。池田至等(1991)證明色氨酸對竹莢魚有攝餌刺激活性,其最大活性的必要濃度為5 mmol/100 g,而 10種色氨酸有關化合物全無活性。 Sutterlin (1970,1971)研究表明,L-脯氨酸對大西洋鮭的味、嗅覺有很好的反應,濃度低至5 μmol/L也能刺激虹鱒、河鱒捕食活性,但 Adron和Mackie(1978)將其添加到以酪蛋白為基礎的虹鯨魚日糧中效果很差。

  L-丙氨酸是虹鱒、大西洋鮭電生理反應的有效刺激劑,它對河鱒短期作用強度與L-脯氨酸相當,但對大西洋鮭成魚作用遠不及對魚種、魚苗有效,魚苗、魚種對50 nmol/L的 L- 丙氨酸反應好。L-蛋氨酸能刺激鯨魚苗的食物搜索活性,L-蛋氨酸與牛磺酸中的硫原子可能對適口性很重要。L-亮氨酸含量豐富的棉籽顆粒浸泡為0.1mol/L也使虹鱒攝食保留最長時間。Harada (1987)報道,組氨酸、精氨酸、賴氨酸、鳥氨酸等鹼性氨基酸對泥鰍均具有引誘活性,尤其是組氨酸和賴氨酸可明顯引起泥鰍的攝餌行為。所有測試的酸性氨基酸均為泥鰍的避忌物,L-賴氨酸和L-丙氨酸是泥鰍的引誘物質,而L-谷氨酸、L-磺基丙氨酸、N-丁酸、 DL-蘋果酸則是其避忌物。

  谷胱甘肽即L-半胱氨酸、L-谷氨酸和甘氨酸的三縮氨酸是氨基酸混合物的代表,Rumsey(1986)認為,是對初次餵養的鮭魚和群魚有效的刺激物,用含有濃度為0.5%到1.0%的谷酰酪蛋白明膠喂112 d,可獲得最佳田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其他縮氨酸也可能是有效的誘食劑。氨基酸的混合物比單個氨基酸對魚的刺激更有效,比如,研究報道,魚對L-酪氨酸、L-苯丙氨酸和L-組氨酸混合物反應極好,可是這3 種氨基酸在單獨試驗時都沒有引起魚的反應。  

  研究所得的結果普遍認為,L-氨基酸是水產動物有效的誘食劑,D-氨基酸誘食作用較弱;同一誘食劑對不同的動物或同一動物不同生長階段的作用效果存在差異,甚至完全不同。氨基酸混合物比單個氨基酸更有效。  

  2.2 含硫有機物(DMPT)  

  DMPT 即二甲基-p-丙酸塞亭,是一種有效的水產動物誘食劑。中島謙二測定了鯽、鯉、源五郎鯽對一系列含硫化合物的攝食反應,結果表明,DMPT是最有效的誘食劑,可提高咬餌頻率,作者推測魚類在其味覺和嗅覺器官內可能具有特殊的DMPT感受器。作者還研究了添加 DMPT對海水魚生長的影響,結果,(魚師)在 1mmol/L時咬餌頻率達到平穩區,為對照組的2-3倍;真鋼的咬餌頻率在5 mmol/L達到最大,為對照組的3倍。在餌料中添加 DM阿對

  真鰓。(魚師)、牙鲆具有不同程度的增重作用,可大大提高餌料效率,DMPT還能提高金魚和虹鱒的抗高溫和缺氧能力,增強魚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