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巴馬地圖龜的品種簡介(1圖)
  • 1年前发布

阿拉巴馬地圖龜的品種簡介
阿拉巴馬地圖龜

阿拉巴馬地圖龜習性與巴西龜十分類似。頭部的斑紋及凸出的背脊是本種的共同特徵。由於全身佈滿黃色斑紋十分。類似地圖而得名。阿拉巴馬地圖龜以水生蜆貝,蝸牛類為主食,所以牙板十分堅硬,可以咬碎甲殼。

在混養上也須注意它們會咬傷其它溫和龜類的尾巴或頸部。與北美龜類混養較適合。在人工環境下任何食物都吃且食量很大,成長迅速。雌雄辨別與巴西龜相同。產卵及繁殖習性也相同。只是對環境的適應力較差,引進數量較少。所以並未像巴西龜一樣在本地大量繁衍。

學名:Graptemyspulchra

成體的大小:雄性:31/2"~5";雌性:7"~111/2"。

食性:肉食程度很高,以螺類、魚、昆蟲和腐肉為食。

棲息環境:中等大小的溪澗到到大型的河流,其間具有深潭、沙洲,並且圓木湧堵,生活著大量的軟體動物。

分佈:發現於阿拉巴馬州、喬治亞洲和密西西比州(可能)境內的墨比爾灣水系。也有部分是發現在阿拉巴馬河、卡哈巴河、湯比格比河、科薩河和黑武士河。

繁殖:從四月底開始產卵,六月到達頂峰,一直延續到八月份。窩數多達7窩,每窩平均6~8枚,卵長11/2"(38mm),呈橢圓形,產在6"(15cm)深,呈長頸燒瓶狀的巢穴內,而巢則挖在沙洲或沙土質的河岸上。孵化期為10~11周。雄性4年達到性成熟,而雌龜則需14年。

本種喜歡曬背,且極為警覺,難以接近。有人曾觀察到,在夜間,它們會在睡在曬背點附近水下數英吋的地方,並且就依附在水下的植物上。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