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龜
石龜就是我們所說的柴棺龜(石金錢龜 黃喉擬水龜 ),是水龜中最古老、原始的品種,本文要介紹的石龜可不是這個傢伙,本文的石龜是真真正正的「石龜」。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人們一看就知道,這是三國的曹操《龜雖壽》詩中的名句。
龜是長壽的,然而多少年來人們喜歡它,卻不僅僅是因為它象徵著長壽、象徵著吉祥,更重要的是因為它的樸實、它的敦厚善良。
碑下負重的石龜,有圓的、扁的、大的、小的…,那麼,最大的石龜究竟有多大呢?
迄今發現的最大的石龜,是衡山南嶽大廟御碑亭內的馱碑龜。石龜長4米,高1.4米,寬2米,共重28000多斤。它的身上,馱著刻有康熙皇帝親書碑文的重達10000多斤的石碑。
馱碑龜
關於石龜的民間傳說
濮陽縣城西街的御井旁邊,有一個石龜,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神仙去訪友,走到濮陽老城西街,口乾舌燥,就隨手往地上一指,頓時一股清泉湧了出來,他喝完後,正要收回泉水,恰巧,一個石匠走到跟前說:「在這修一眼井吧,也好方便行人。」這白胡老頭覺著石匠說的有理,就和石匠把有泉水的地方砌成了井。修完後,白胡老頭就帶石匠去修行啦。
不知過了多少年,宋朝真宗皇帝御駕親征,寇准帶兵來到濮陽。有一天,寇准到井邊飲馬,飲出事來啦。因為,寇准的馬是天上的一個神仙犯了天規打到凡間做馬的。他一看這井不是凡水,就將真魂變成一個長毛大耳朵的馬,經常弄得濮陽城颳大風,飛沙走石,人們不敢出門兒,地裡莊稼顆粒不收。人們就結幫拿他,都被他害死在井邊。最後,人們都怕他,給他燒香上供,才略平和些。
一天石匠修成了仙體下山,又路過井邊,聽說怪馬做亂的事,心中大惱,到井邊一看,見那怪馬正呼呼大睡,逐唸咒語,從山上拿來巨石,鑿成仙龜,用手一指,仙龜不歪不斜正壓在那怪馬身上。從此,他再也不做亂啦。後來,宋帝親征路過井邊,聽說是仙井就飲了井裡的水,所以,後來人們都稱它御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