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
我們在養殖觀賞魚的時候對於水質的要求是必不可少的,而往往好多時候我們卻忽略了水溫。現在很多家庭飼養的魚類一大部分是熱帶觀賞魚,要知道熱帶魚對於水溫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所以瞭解水溫是非常重要的。
談到水溫,就好像談到人類環境中的溫度,大自然中有著四季交替,春、夏、秋、冬,每一個季節的溫度皆不同,導致許多疾病比較容易出現在某些季節中,如:秋冬交替,人就容易感冒;冬天天氣冷,人就會想到穿衣御寒;夏天天氣炎熱容易中暑,就會吹冷氣、喝冰水來散熱,當然也有些人與常人不同,在寒流來時,還是背心一件,不畏天寒地凍,換做體弱的人早就進醫院了。把這些人類的生活方式想做是魚類倒也是大同小異。冬季時水溫偏低,魚類常會有白點病的發生;夏季水溫高,水質易惡化、易缺氧、浮頭,而導致死亡。當然,在魚的世界中也有不畏低溫,對低溫耐受程度較強的魚種,例如:孔雀魚、斗魚、鼠魚…等等。也有些魚在—2℃仍能正常生長存活;而有些魚類在水溫高達52℃的高溫下仍能存活,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所以,當你要購買新魚時,一定要知道此魚的適應範圍是幾度到幾度,這些資料在一般飼養熱帶魚的書籍或雜誌均能查到,如此才能去選購最適合飼養的魚種。
經常發現身旁的朋友把魚買回來後就直接倒入水族箱中,若以人的觀點試想,跳入一個比體溫相差大的水池中,若水是冰的,人可能就會抽筋、心臟麻痺而死亡;若水溫太熱,可能就會燙傷,變成燙傷的人,可見水中溫度的改變對魚類來說,影響十分深遠。雖然只是將塑膠袋中的魚倒入水族箱中,時間非常的短,但對魚體而言,它的呼吸量改變了,體內血液的酸鹼值仍需重新平衡,電解質和體液也發生了阻礙。魚類不安的行為開始出現,抽筋、痙攣等行為發生,魚適應不良,就會慢慢的死去。
溫度的改變有兩種:第一種是把魚置於比原來水溫還要低的水中:第二種是把魚置於比原來水溫還要高的水中。第一種症狀如上述一樣,會發生痙攣、身體不平衡等行為。第二種症狀,魚體對水中氣體交換不正常,細胞代謝的酵素失去活性,魚類的鰓容易受損,阻礙代謝活動,產生各種疾病,因而死亡。故水溫過高、過低,對魚類而言,均是一種傷害。
如何讓魚類適應新的水溫呢?一般常用方法是將塑膠袋連魚放入水族箱中,數分鐘後再打開塑膠袋將魚倒入。筆者所採用的方法則是將塑膠袋放入水中,打開塑膠袋後,用鐵絲或S型勾環勾住塑膠袋中一端,使其浮於水族箱中而不讓魚游出,放置數分鐘後,利用溫度計測量袋中之水溫和水族箱之水溫,測得兩水溫相同即表示完成,之後可加入水族箱中的水於袋中,慢慢使水質相同。魚類在適應水溫時,可能要花費數分鐘到數天之久,因受到許多溶氧量、季節、魚種、魚體狀態等因素影響而有所不同,但上述方法可讓新購入的水族生物能更快適應水溫。
而在適應水溫時,高水溫比低水溫時所需的適應時間較短,故可通過加溫器將水族箱水溫提高到一定的安全範圍,讓魚類能夠更容易去適應水溫,減少適應時間、進而減少死亡。
瞭解了水質和水溫對養殖觀賞魚就會有很大的幫助,水是生命之源,對於不能離開水的魚兒來說,水是最珍貴不過了,所以想要魚兒長的健康,水源水溫一定要瞭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