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進化史:成為寵物源於何時?(共2張圖片)
  • 2年前发布



貓咪進化史:成為寵物源於何時?
貓咪

貓這個物種綿延千年,生生不息,在漫長的進化史中,我們也知道它並不是一開始就長成了現在這個萌萌噠的可愛模樣,而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特徵,最初貓咪的祖先們完全繼承著貓科動物的體型,它們身材魁梧,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磨礪著野性,這與如今的家貓形象大為不符,那麼貓咪從野生到成為我們的家貓這之間,又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對於貓科動物的發展史來說,約在940萬年前,在亞洲產生了亞洲金貓譜系,這也是最早的貓亞科動物。目前主要生活在了東南亞和中印,緬甸的交界地帶。約在在670萬年前,在北美洲進化出了美洲金貓譜系,這一譜系分化出了美洲金貓屬和獵豹屬。在300萬到200萬年前,巴拿馬地峽隆起,南北美洲相連,美洲金貓(包括美洲獅(美洲虎)和細腰貓)進入了南美洲並延續至今。而留在北美的美洲金貓和北美獵豹則在1.2萬年前的更新世滅絕中消失。北美獵豹的一支在幾百萬年前已經回到了舊大陸,並形成了如今的獵豹(包括非洲獵豹和亞洲獵豹),而美洲獅在後來也又回到了北美洲。約在620萬年前,在北美洲進化出了豹貓譜系,它們和獵豹以及貓譜系的祖先一起越過白令路橋回到舊大陸,目前這一譜系主要生活在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約在340萬年前,和豹貓譜系一同回到舊大陸的貓譜系祖先,從它的原始種群中脫離出來並迅速的擴張到了歐亞大陸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區,其中一支亞洲野貓約在1.8萬年前在以色列與近東地區被馴化,用於捕捉啃食糧食的齧齒類動物,它們也就是現今家貓的共同祖先。



我們知道狼最初能夠適應人類生活是因為它們的社會行為在許多方面正好與人類相匹配。然而要告訴你的是貓不同於人類,它們是獨來獨往並擁有固定領地的獵獸,而且大多活躍在夜間,然而正是貓的捕獵行為促使它們最初與人類環境相接觸,而它們守護領土的強烈本能又驅使它們不斷出現在相同的地方。    



馴養貓的歷史要比狗晚得多。在公元前七千年,當時由於農業得興旺發達,在中東形成了「新月形米糧倉」地帶。家宅、穀倉和糧食商店的出現為鼠類及其他小型哺乳類動物提供了新的生存環境,而這些動物正好是小型野貓的理想獵物。從一開始,人與貓之間就建立起互利關係:貓獲得了豐富的食物來源,而人類免除了討厭的齧齒動物的困擾。最初,這些野貓的存在可能被人類所接受甚至受到鼓勵,不時拋給一些食物。就像狼一樣,較為馴服的一些野貓逐漸被吸納進入人類社會,由此產生了最早的半馴化貓群體。        



家貓幾乎肯定是遍佈於歐洲、非洲和南亞的小型野貓的後裔。在這片廣袤的地域內,根據當地的環境和氣候條件,演變出無數個野貓亞種群。研究發現,它們的外觀不盡相同,生活在北方的歐洲野貓身材粗壯,短耳,厚皮毛;非洲野貓的身材更修長,長耳,長腿;而生活在南方的亞洲野貓則身材小巧,身上帶斑點。





貓咪進化史:成為寵物源於何時?
非洲野貓

有研究發現,在5500年前,中國就有自己的家養貓咪品種了! 第一種同人類生活在5000年前的貓科動物,竟是亞洲豹貓的近緣! 這項研究指出「馴養」貓至少兩次出現在世界上不同地區——而且出現的是兩種不同種類的貓。研究中貓的骨骼是2001年在中國北部陝西省古農業文明定居的遺址中出土的。這些骨骼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到3500年前。為了確定這些骨骼是源自哪種貓科,這些骨骼是否同屬於西方馴化的貓科品種,科學家們採用了名為幾何形態學分析的研究方法。 

科學家們分析了山西和河南省五種貓骨的上頜骨,這五種貓骨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到2900年前。挖掘出的所有的貓骨都屬於豹貓,這是一種同家貓有著相似的大小但腿略長且頭略小,而且現仍生活在亞洲大部分地區的野外。 



這種野貓是西方野貓的「遠親」,因其經常出現在人氣很強的地區而為人所熟知。研究人員發現隨著農業的發展,貓和人類就開始一起生活了。原因可能是兩者都發現了自己在貓「抓老鼠能力」中的好處。



貓適合成為寵物的原因:



1、體型合適:體型太大,佔用食物資源太多,必須輸出勞力才能平衡消耗的食物,比如牛、驢和馬,體型太小,相應的壽命太短,比如雞、鼠;



2、智力、馴服度較高:較少主動走失,可以和人溝通,很少會主動攻擊和殺死主人,反例是魚、鹿、豹子、大象;相對比較清潔,沒有濃烈異味等:反例是豬、狐狸;



3、食用之外的對村莊、城鎮生活的實用價值:在農業社會中有捕鼠、看家的作用,反例是山羊。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