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的小精靈——灰尾兔(1圖)
  • 2月前发布

  灰尾兔 (學名:Lepus oiostolus)也叫高原兔,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種。成兔體重3千克,身長44厘米,耳長為體長的1/4。體毛淺灰棕,殿部青灰,尾毛淺白,尾基有灰斑。僅分佈於阿爾金山和崑崙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原、灌叢中,穴居,以棘豆、苔草等高山植物為食。

青藏高原上的小精靈——灰尾兔
灰尾兔(詳情介紹)

  外形特徵:

  灰尾兔又叫高原兔,體形較大,體長平均42~48厘米,尾長約10厘米,耳和後足較草兔為長,耳長10~13厘米,後足長12~13厘米;體重約2000~2950克。毛被豐厚。冬毛:一般似草兔,頸部淺黃,略帶粉紅色,耳端外側黑色,體側面有長的白毛,臀部灰色;尾上面中間有一個縱紋,呈灰色、褐色、褐灰色或灰褐色,其餘白色,或帶灰色;喉部為淺棕黃色;胸、腹部白色;足背面白色,略帶粉紅色和淺黃色。夏毛:體背面呈沙黃色或灰褐色,多數毛尖有彎曲,使毛被稍呈微波形;臀部也呈灰色;體側面無長的白毛。顱骨吻部較長,約為顱長的38.4%。眶上突(即眶後突)上翹,其頂端超出顱頂最高水平線。鼻骨前蠕不超過上門齒前緣垂直線。下頜骨冠狀突向後傾斜,吻部細長。

  分佈:

  分佈於克什米爾、尼泊爾、錫金、印度、中國青藏高原和甘肅、西藏、青海、新疆、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灰尾兔棲息於高山草甸、灌叢等地帶及其附近的森林內,廣泛分佈於高海拔地區,向上最高可分佈到海拔5200米處,可以稱為垂直分佈最高的兔類動物。極強的適應能力使它們可以生活在乾燥得連以善於高原生活而著稱的鼠兔類都不願意棲息的荒漠草原上和陡峭的山腰上。高原兔晝夜活動,尤其是晨昏活動最為頻繁。在開闊的地方它們常挖出一條大約25~40厘米長的坑,一端很淺,一端有15厘米左右的深度,然後蜷縮著臀部安靜地在臥在坑裡。它以草本植物、灌木嫩葉等為食,也吃農作物。

  生長繁殖:

  春季發情交配。一年繁殖2胎。每胎產4~6仔。灰尾兔平時膽小,性情溫和,然而一到3~5月的交配季節,就一反常態,不再像平時那樣謹慎而隱蔽,變得異常活躍,整天東奔西竄尋找配偶。為了獲得雌兔的青睞,雄獸常常歡蹦亂跳,嘻戲狂歡,跳躍時做出各種怪誕的動作。在這段時間裡每隻雌獸的後邊都會跟隨著幾隻雄獸,有時六七隻雄獸為了爭奪一隻雌獸而相互角逐,激烈爭鬥。它們後腿站立,像拳擊運動員那樣,用前爪猛擊對方,或扭打撕咬,最後取得勝利的雄獸才能與雌獸交配。[1]

  亞種分化:

   1.指名亞種(也稱模式亞種),體沙黃色,幾乎無黑色,黑色毛尖的單毛極少;臀部銀灰色,尾純白或僅尾背面中間微帶灰色。分佈於西藏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區,以及新疆南部且末和崑崙山一帶。

  2.柴達木亞種,體色類似指名亞種,黑色毛尖的單毛較多,臀部銀灰色或銀白色;尾上面有細灰紋,其餘白色,毛基灰色。分佈於青海的柴達木盆地及甘肅中部。

  3.玉樹亞種,體淺棕黃色,闖雜顯著的黑色波紋,黑色毛尖的單毛很多;臀部毛色近似指名亞種j尾上面細紋褐灰色或灰色,其餘白色,毛基灰色。分佈於青海南部的玉樹,四川西北,西藏東南部。

  4.川西亞種,體暗黃褐色,黑色毛尖的單毛很多;臀部暗灰色或鉛灰色;尾上面紋較寬,呈灰褐色或褐色,其餘帶白色,毛基灰色。分佈於四川西北部,西藏東部的昌都、江達、波密一帶,青海東南部和雲南北部。

  5.康定亞種,體茶褐色或更暗的黃褐色,黑色毛尖的單毛特別多;腹部青灰色、褐灰色,尾有寬的褐色背紋,其餘帶灰色。現僅知分佈於四川的康定。

  6.青海亞種,體沙黃褐色,部分毛尖多為褐黑色;臀部帶灰色,尾上面細紋灰褐色,其餘白色,毛基灰色。分佈於青海東北郡、東部、東南部以及匹川西北部。

  7.曲松亞種,體暗沙黃褐色,雜有黑褐色波紋,部分單毛毛尖呈褐色}臀部鉛灰色;尾有短細灰色背紋,其餘白色,毛基淡灰色。分佈於西藏東南部的雅魯藏布江下游一帶。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評論 搶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