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常見皮膚病臨床症狀比較(1圖)
  • 4年前发布

犬常見皮膚病臨床症狀比較
金毛

       皮膚病是臨床上犬最常見的一類疾病,以皮膚瘙癢、皮膚斑疹、丘疹、結節、糜爛、潰瘍和脫毛等表現為主要特徵。犬皮膚病種類繁多,病因複雜,如何進行好鑒別診斷,往往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關鍵。能引起皮膚瘙癢、脫毛、結痂和皮膚異常變化的疾病統稱為皮膚病,因此它不是單一的疾病,而是多種原因引起的臨床症候群。犬皮膚病種類繁多,病因複雜,往往與季節因素、環境因素、年齡、品種、遺傳等個體因素和應激等因素有很大關係。犬皮膚病的臨床症狀十分相似,沒能正確地進行鑒別診斷或不進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都易造成誤診。診斷不準確與治療措施不當,是皮膚病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
       一、病因
       犬皮膚病的致病因子有寄生蟲、真菌、細菌、病毒、理化因素、機體內分泌紊亂、致敏因子等。其中,寄生蟲主要有跳蚤、虱、蜱、蠕形螨、疥螨和耳癢螨;真菌主要是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樣小孢子菌、須毛癬菌;細菌主要是中間型葡萄球菌,也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化膿性棒狀桿菌、假單胞菌和奇異變形桿菌等;病毒常見的有犬瘟熱病毒;理化因素主要是輻射性損傷、x射性損傷、創傷、燒傷 和某些化學物品損傷;機體內分泌紊亂常見的有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剩、甲狀腺素分泌減少和母犬性激素分泌過多;致敏因子主要有內源性和外源性致敏原,常見的有食物、藥物、花粉、塵埃、蚊蟲叮咬和其他內外寄生蟲感染。
       二、症狀表現
       一般症狀是瘙癢、丘疹、掉毛或脫毛。患部皮膚先出現紅斑、丘疹、結節、水皰或膿皰等,繼而因瘙癢而抓、咬、磨擦患部引起感染,而出現糜爛、潰瘍、結痂、瘢痕、表皮脫落、鱗屑、苔蘚化、皮膚增厚等。
       三、種類
       根據引起犬皮膚病的常見病原(或病因)可將其分為十類:
       1.真菌性皮膚病如由毛瘡白癬菌,白色念珠菌、大小芽胞皮癬菌、厚皮馬拉色氏黴菌引起的皮損,其中以小孢菌和毛癬菌最多;
       2.寄生蟲性皮膚病如由螨蟲引起,包括人畜共患犬疥螨、犬耳癢螨,犬蠕形螨等;鉤蟲幼蟲移行,跳蚤感染等;
       3.細菌性皮膚病主要由金色葡萄菌引起的膿皮病;
       4.病毒性皮膚病,如犬瘟熱病毒引起的皮損;
       5.內分泌性皮膚病;
       6.脂溢性皮膚病;
       7.自身免疫性皮膚病;
       8.過敏性皮膚病;
       9.與遺傳有關的皮膚病,如臘腸犬;
       10.維生素及維量元素缺乏引起的皮膚病等。據有關人員的調查顯示,在以上病因中以寄生蟲尤其是螨蟲的感染率最高,真菌性皮膚病的危害最嚴重。其中螨蟲與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最嚴重、最頑固,也是近年來流行最廣的皮膚病。
       四、鑒別診斷
       4.1 寄生蟲
       4.1.1蚤、虱、蜱:這三種寄生蟲是狗體常見的外寄生蟲,它們叮咬犬皮膚,吸食血液,引起犬皮膚瘙癢,被毛粗亂,嚴重時犬全身脫毛,體弱貧血,同時其口器唾液及排泄物還會引起犬過敏性皮炎。診斷主要依據在犬體表發現活的蟲體,毛根處有跳蚤糞便和虱卵,犬突發性瘙癢、舔、咬及叫喚等。
       4.1.2鉤蟲性皮炎:皮損表現出輕度到嚴重的瘙癢,趾間及經常接觸地面的其他皮膚區域出現丘疹。發病部皮膚出現均一的紅斑、脫毛和皮膚增厚。患病犬腳掌腫脹,皮溫升高且疼痛。
       4.1.3類圓小桿線蟲性皮炎:輕度到嚴重的瘙癢,接觸地面的皮膚(趾、腿、會陰、尾腹側、下腹部)出現紅斑、脫毛、丘疹、硬痂和鱗屑。可繼發膿皮病。
       4.1.4犬蠕形螨病:由犬蠕形螨寄生於犬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內引起。正常情況下,犬體表也有少量蠕形螨存在,當機體應激或抵抗力下降時,大量繁殖,引發疾病。病初犬顏面兩側皮膚潮紅、充血,繼之脫毛並形成許多皺褶。然後擴散到額部、背部、胸腹下甚至全身。病部有1~5個小的和周圍界限分明的紅斑狀病變,癢感不強烈,嚴重時,身體大面積脫毛,浮腫,出現紅斑、皮脂溢出和膿性皮炎,瘙癢。
       4.1.5犬疥螨病:非季節性劇烈瘙癢,對皮質激素的治療反應差。病變包括丘疹、脫毛、紅斑、結痂和表皮脫落。最初小面積皮膚發病:肘關節、蹲頭、耳緣以及下腹部和頸部。慢性感染時皮損可波及全身。軀幹背側的病變較少,常出現周圍淋巴結腫大,可能引起體重下降和虛弱。嚴重感染的犬可表現出嚴重的鱗屑和結痂。有些犬瘙癢劇烈皮損較小。
       4.1.6犬耳癢螨病:病原為耳癢螨,主要寄生於犬耳道內,有時也爬到身體其他部位引起局部損傷,有高度傳染性。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耳道發炎、充血、耳道內有多量紅褐色或灰白色分泌物,並有腥臭味,耳殼內側潮紅糜爛。犬不斷抓耳撓腮,或用頭磨蹭地面或籠壁,體表散佈拇指蓋大血痂並形成脫毛區。
       4.2 犬真菌性皮膚病
       4.2.1皮膚真菌病:本病俗稱癬,是犬最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病原是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樣小孢子菌。本病為接觸性感染,人畜共患,幼齡、衰老、瘦弱和免疫缺陷者易感,最典型症狀為圓形、不規則、泛髮型脫毛,圓形鱗斑;也有不脫毛、無皮屑但局部有丘疹、膿包的紅斑性脫毛斑或結節 。
       4.2.2馬拉色菌病:中度至強度瘙癢,由區域性或全身性脫毛、表皮脫落、皮脂溢、紅斑。慢性感染的皮膚苔蘚化、色素沉著或過度角化。常散發難聞氣味。病變可位於趾間、頸下、腋下、會陰部或腿褶。發生甲溝炎時,甲床呈暗褐色,破潰,常並發酵母菌引發的外耳炎。
       4.2.3馬約基肉芽腫:皮膚或皮下出現結節或腫塊,無痛無癢、堅實、可形成潰瘍或排液管道。病變最長發生於軀幹、肋腹部、尾部。常並發淺表性皮膚真菌病,附近淋巴結可能腫大。
       4.2.4腐黴菌病:表現為皮膚或胃腸道疾病。皮膚病變為瘙癢程度不同的結節,這些結節可彙集成大而柔軟的增生性腫塊,常迅速變大,形成潰瘍和瘺管。流出的滲出物呈血樣或膿樣。病變可發生於任何部位,但最長見於四肢、會陰、尾部和頭部。胃內容物反流或腹瀉是由於浸潤性肉芽腫性胃炎、食道炎或腸炎造成的。
       4.2.5接合菌病:致死性胃腸道、呼吸道或擴散性疾病。皮膚病變以潰瘍、破潰的結節或不癒合的創口為特徵。
       4.2.6孢子絲菌病:獵犬發病率較高。無痛無癢、堅實的多處結節,結節可潰瘍,流出膿性滲出物,附有痂皮,常見於頭部、軀幹和末梢。趾遠端的結節可向上蔓延到淋巴管而形成更多的潰瘍性排液結節。常見局部淋巴結腫大,極少擴散。
       4.2.7球孢子菌病:中等至大型戶外活動的年輕犬發病率高。病變包括結節、膿腫、長骨感染部位的破潰排膿。局部淋巴結腫大。厭食體重下降、發熱、精神沉鬱。根據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見咳嗽、呼吸急迫、由於骨骼腫脹、疼痛而破行,也可發生眼病。
       4.3 犬皮膚細菌感染
       4.3.1黏膜皮膚性膿皮病:皮膚和黏膜結合處的細菌感染。黏膜皮膚交界處腫脹、紅斑、和痂皮形成,兩側對稱患部疼痛或瘙癢和字體損傷,有滲出、組織開裂和色素減退。唇邊尤其是口角處常發病,鼻孔、陰門、包皮和肛門處也有發病。
       4.3.2膿皰病:局限在腹股溝和腋下皮膚,出現小的非毛囊性膿皰、丘疹和痂皮。病變無疼痛或瘙癢。
       4.3.3淺表性膿皮病:病變呈局灶性、多灶性或泛髮型,表現為丘疹、膿皰、皮屑上皮圈和周圍組織的紅斑、脫毛,病灶中心可能有色素過度沉著。瘙癢程度不一,從無瘙癢到劇烈瘙癢。
       4.3.4鼻部膿皮病:鼻樑和鼻孔周圍有丘疹、膿皰、紅斑、脫毛、痂皮、腫脹、糜爛和潰瘍性瘺管,病痛處疼痛。
       4.3.5深部膿皮病:病變呈局灶性、多灶性或泛髮型,以丘疹、膿皰、蜂窩織炎、組織脫色、脫毛出血性大皰、糜爛、潰瘍、痂皮以及形成漿液性、甚至化膿性瘺管。常發於軀幹和受壓部位,常見淋巴結增大。
       4.3.6皮下膿腫:局限性,常為疼痛性的腫脹和膿腫,咬傷創口的表面附有痂皮,從創口內有膿性滲出物流出。病變最常發生於尾部、肩、頸、面部和腿部。動物可有發熱、厭食、
       4.3.7膿性創傷性皮炎:急性瘙癢,皮膚有紅斑、脫毛、濕潤、糜爛、病變區迅速擴大,界限清楚。常為單一病灶,但也可能為多個,常為疼痛。最常發病的部位為軀幹、尾根、股外側、頸部或面部。及精神沉鬱局部淋巴結腫大。
       4.4 犬過敏性皮膚病
臨床上皮膚過敏症主要以慢性過敏或局部性反應為主。主要原因有:(1)外寄生蟲如蚤、虱、蜱的口器、唾液、排泄物過敏。(2)皮膚螨蟲過敏。(3)外界接觸性過敏,如塵埃、花粉、植物、化纖維物,有的甚至浴液過敏。(4) 食物過敏。
       4.4.1蕁麻疹是皮膚乳頭層和棘狀層血管滲出液增多的一種過敏性疾病,臨床以患病皮膚突然發生許多圓形或扁平的疹塊和迅速消散,並伴有皮膚瘙癢為特點。
       4.4.2犬食物過敏:對某些食品或食品添加劑的免疫介導性不良反應,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無季節性瘙癢,局部或全身瘙癢。通常包括耳部、趾、腹股溝或腋窩、面部、頸部或會陰部。發病的皮膚出現紅斑也可能出現丘疹。自我損傷引起的病變包括脫毛、表皮脫落、鱗屑、抓傷、皮膚色素沉著過度或苔蘚化。
       4.4.3犬遺傳性過敏症:常見於3月齡到七歲的犬,最初症狀出現在1~3歲。病初皮膚紅斑和騷瘴。瘙癢部位包括肋腹部、腹股溝、腋下、面部和耳部。自我損傷引起繼發性皮膚病變包括唾液粘附、脫毛、表皮脫落、鱗屑、皮膚色素沉著過度或苔蘚化。
       4.4.4蚤過敏性皮炎:溫暖季節多發,病變包括繼發性紅斑、脫毛、膿皮病、皮膚色素沉著過度或苔蘚化。典型發病部位包括腰薦後背部、尾背部、股後內測、腹部或肋腹部。
       4.4.5接觸性皮炎:長期接觸有害應變原所致。輕微到嚴重的瘙癢包括紅斑、皰疹、丘疹、脫毛、斑塊、小水泡、表皮脫落、結痂、皮膚色素沉著過度或苔蘚化。病變常見於接觸地面的稀毛部位趾間、腋下、腹股溝、陰囊、支撐點、會陰、下頜、耳廓。若變應原為液體病變可能出現在被毛覆蓋區域;若為生牛皮橡膠啃咬玩具、塑料盤,則發病部位為唇和口鼻部。
       4.5 內分泌機能異常
       4.5.1雌激素過剩,多見於懷孕母犬生產後,卵巢囊腫的母犬,表現為後背兩側對稱性脫毛,偶見丘疹及瘙癢,嚴重的還伴有色素沉著。懷孕母犬生產前後的脫毛一般不用治療,自行消退;卵巢囊腫的母犬一般建議做卵巢子宮摘除術。
       4.5.2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又稱庫興氏症。主要表現:被毛常變得乾燥無光澤,對稱性脫毛,食慾異常,腹部脹大和多飲多尿。脫毛部位有頸部、軀幹、會陰和腹部,病情嚴重的全身被毛大部分脫光,只剩頭和四肢,皮膚萎縮易形成皺褶,毛囊顏色變黑成為黑色粉刺。有的皮膚有異常鈣質沉積,結痂恢復困難。皮膚容易擦傷,傷口不易癒合。
       4.5.3甲狀腺機能減退中年至老年犬發病率最高,病犬易疲勞,喜睡,體重增加,鼻樑脫毛,皮毛乾燥,軀幹處被毛極易脫落,被毛呈對稱性大量脫落,色素增加,出現皮脂溢和瘙癢,被毛再生障礙。嚴重病例皮膚因粘液水腫而增厚,以眼上方、頸和肩的背側最明顯 。
       4.5.4未去勢雄犬性激素性皮膚病:常見於正常雄犬,中年至老齡犬易發。頸部、臀部、會陰、肋腹部、或軀幹雙側對稱性脫毛,可能呈泛發性脫毛但多不累及頭部和四肢,被毛容易脫落,脫毛處皮膚可能有色素高度沉著可能既發脂溢性皮炎和淺層膿皮病。並發乳腺發育、包皮下垂,可能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炎的臨床症狀,動物可能表現出過強性行為。
       4.5.5性激素性皮膚病(絕育雌犬):早年絕育的犬發病率最高。青年成犬雙側對稱性漸進性脫毛,會陰、肋腹部、腹側腹壁、胸廓、以及軀幹部均可見被毛脫落,殘餘被毛易脫落。陰門及乳腺常發育不全,無全身症狀。
       4.5.6犬再發性肋腹部脫毛:11月份和來年3月為發病季節,3~8個月被毛自然再生,病犬無瘙癢或炎性反應,肋腹部脫毛處的界限清晰,常呈對稱性脫毛或僅單側,有時也見於鼻樑處、會陰、尾根和耳根處脫毛。無全身症狀。
       4.5.7「X」脫毛:2~5周齡犬易發,常見除頭部四肢外的被毛慢慢脫落,甚至形成泛髮型全身脫毛。呈雙側對稱性脫毛,殘存被毛容易脫落,脫毛處皮膚可能有色素高度沉著、變薄且張力降低,可能既發輕度脂溢性皮炎和膿皮病。無全身症狀。
       4.6 病毒、立克次氏體和原蟲性皮膚病
       4.6.1犬瘟熱:病犬的鼻部和腳掌會出現輕度到嚴重的角化過度。更常見的症狀有類膿皰樣皮炎及犬瘟熱的典型症狀。
       4.6.2犬乳頭瘤病毒:口腔乳頭狀瘤:從數個到大量不等的乳頭狀瘤生長於口腔黏膜、唇、顎、會厭或舌部。直徑從數毫米到1厘米不等,開始時腫瘤呈白色平滑小結節這種小結節通常形成灰色、菜花狀腫瘤。腫瘤最後發生色素沉著、皺縮。腫瘤在皺縮前一般要持續生長1—5各月,常呈不對稱分佈,大量或巨大的口腔腫瘤可引起口臭、流涎、嚥下困難或口腔其他不適症狀。皮膚乳頭狀瘤:單一的腫瘤、斑或角化物可生長於身體的任何部位但多見於四肢末端、趾間或腳墊。眼部乳頭狀瘤:見於結膜、角膜或瞼櫞。
       4.6.3利什曼病:進行性對稱性脫毛和伴有乾燥、銀白色鱗屑的表皮脫落性皮炎。病變始於頭部然後發展於耳廓和四肢最後造成廣泛性傷害,某些犬可能發生眼周圍脫毛、鼻部或耳廓潰瘍和鼻尖角化過度。
       4.6.4埃利希體病:機體有出血傾向,皮膚出現瘀點和瘀斑。常見臨床症狀有精神沉鬱、昏睡、厭食、體重減輕和發熱。可能有淋巴結病、巨脾症,肝腫大。
       4.6.5落基山斑疹熱:以蜱為媒介,有立克次氏體引起的感染。如果皮膚出現病變,則病變的特徵為紅腫紅斑斌且有時在唇、陰囊、包皮、四肢及腹部皮膚出現潰瘍或壞死,在口腔黏膜上會出現單個清涼囊泡和局限性紅斑。其他的症狀包括發熱、厭食、昏睡、周圍淋巴結腫大和神經功能障礙(前廳疾病、癲癇、昏迷)偶爾會出現黑糞症、血尿症。
       4.7 角化性和皮脂溢性疾病
       4.7.1犬原發性皮脂溢:一種遺傳性角化病。臨床症狀包括被毛暗淡、乾燥、無光澤、鱗屑多、毛囊管型、鱗狀和結痂的皮脂溢塊和斑,皮膚油膩帶惡臭。身體大部分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包括趾間、會陰、面部、腋下、頸腹側、最嚴重的部位為皮褶部。輕度到重度瘙癢,並常見叮嚀性外耳炎。產出現繼發性皮膚和耳部細菌和馬拉色菌感染。
       4.7.2魚鱗病:一種先天角化病,犬出生時及存在異常,身體大部分都緊緊覆蓋著鱗屑,這些鱗屑可大片脫落或在皮膚表面積聚形成皮脂溢碎片,皮膚可能出現紅斑或脫毛,典型症狀為鼻頭和爪墊出現明顯角化過度,特別是在爪墊邊緣。爪部可出現腫脹和疼痛。
       4.7.3特發性鼻趾過度角化:常見於年齡較大的犬,特點為鼻部或爪墊角蛋白形成過度,這些角化物會擠壓臨近的爪墊而引起疼痛。發病犬健康,無其他皮膚症狀。
       4.7.4尾腺增生:未去勢犬易發,尾腺區域或肛周與增生的皮脂腺有關的皮脂溢疾病。病變慢慢擴大無症狀,卵圓形,在距尾根2.5-5.0cm處尾背側脫毛,發病處皮膚脫屑、油膩且色素過度沉著。既發細菌感染可見膿皰。
       4.7.5犬耳緣皮膚病:一種垂耳犬耳緣的特發性皮脂溢疾病,臘腸犬易發。初期耳邊緣聚集油膩的角化碎屑,慢慢的耳緣脫毛結痂 破裂、潰瘍和裂縫。破裂性病變可引起犬甩頭,從而加劇破裂和疼痛。無其他皮膚症狀。
       4.7.6皮脂腺炎:出現輕度至重度鱗屑,多見於頸背部、背部、頭頂、面部和耳廓。被毛暗淡、乾燥、無光澤,並出現毛囊管型,常見局部或瀰散性脫毛,通常無瘙癢。
       4.8 自身免疫性疾病
       4.8.1紅斑性天包瘡:局限於面部和耳廓,典型症狀包括淺表性糜爛、鱗屑和結痂。可能會有膿皰。輕度瘙癢。常並發鼻部色素減退。偶見爪墊過度角化。
       4.8.2盤狀紅斑狼瘡:鼻部色素減退、紅斑、鱗屑、糜爛、潰瘍和結痂。同樣病變可見於唇部、鼻樑、眼周圍皮膚耳廓,肢末端或外生殖器。
       4.8.3尋常性天包瘡:皮膚(特別是腋下、腹股溝)、黏膜與皮膚連接處、黏膜(口腔、肛門、陰門、包皮、結膜)出現糜爛、潰瘍,常並發發熱、精神沉鬱、食慾減退。
       4.8.4全身性紅斑狼瘡:糜爛、潰瘍、鱗屑、紅斑、脫毛、結痂和疤痕,多病灶或瀰漫性發病,病變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最常見為面部、耳部、和四肢末端,常出現外周淋巴結腫大。
       4.8.5落葉狀天皰疹:原發性病變為表皮膿皰。繼發性病變包括淺表性糜爛、結痂、鱗屑、表皮環狀脫皮或脫毛。此病最先發生於鼻樑、眼周圍和耳廓並慢慢擴散至全身。鼻部色素減退通產伴有面部病變。皮膚的病變表現為不同程度瘙癢,並有反覆,常見腳墊過度角化,口腔病變罕見。併發症有乳腺淋巴結腫大、發熱、食慾減退或精神沉鬱。
       4.9 犬營養缺乏性皮膚病
       本病有一定群發性,多由飼養管理不當、消化吸收障礙導致某些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如犬食物單一,或長期飼喂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或飼喂變質食物等可造成VA、VE、B族維生素以及硒、鈣等缺乏。患病犬被毛乾枯,毛易斷易脫,皮膚表面有豆粒大或拇指蓋大小的出血斑,皮屑增多,癢感不明顯。
       4.9.1 維生素A缺乏引起的皮膚病: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作用類似皮質激素。它有多種功能,其中一項就是維持上皮組織的正常結構和機能的完整性,抑制上皮組織異常角化和增生,這種功能與犬皮膚病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維生素A供給不足時,上皮組織就會出現乾燥、增生和過度角化,從而導致鱗狀化及角化性皮膚病的發生。
       4.9.2維生素E缺乏引起的皮膚病:維生素E也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是一種抗氧化劑。雖然主要與繁殖功能有關。但對肌肉、神經、睪丸生殖上皮等有影響。維生素E是維持肌肉及外周血管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正常不可缺少的,因此,維生素E缺乏會造成肌肉營養不良及營養性退化,從而容易誘發皮膚病的產生。缺乏維生素E能引起紅斑性狼瘡、黑色棘皮症及表皮鬆懈等皮膚病。
       4.9.3鋅缺乏引起的皮膚病:肘部、膝部以及其他受力部位和創傷處可見角化過度或增厚的結痂斑,爪墊可能過度角化並有裂痕,有些犬,在嘴和眼周圍、下顎、耳朵、生殖器周圍會出現紅斑、脫毛、結痂、鱗屑。常繼發細菌和馬拉色菌感染,可並發精神沉鬱、食慾下降、淋巴結腫大、肢末端浮腫,嚴重患病幼犬可出現生長發育障礙。

       作者:仝宗喜 黃淑成 劉偉 郝世秋 陳海寧(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    東西部獸醫雜誌                                                          

THE END
喜歡就支持一下吧
評論 搶沙發